得到
  • 汉语词
  • 汉语典q
当前位置 :

2025年台湾苗栗高考历史第三次质检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满分: 195
题号
评分
*注意事项:
1、填写答题卡的内容用2B铅笔填写
2、提前 xx 分钟收取答题卡
第Ⅰ卷 客观题
第Ⅰ卷的注释
一、选择题 (共24题,共 120分)
  • 1、下图为1861年某思想家提出的主张。与洋务派相比,其主张的特色在于(     

    ☆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中国)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

    A.完整阐述了“中体西用”的内涵

    B.充分认识到了中国伦理纲常的价值

    C.冲击了顽固派对中国传统的坚守

    D.超越了洋务派富国强兵之术的阐释

  •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商品中,生产资料仅占8%左右,而消费资料占90%上,其中直接消费资料又占80%左右,这种结构,延续到20世纪30年代,并无根本改变。中国对外出口商品中,农业原料在1893年占15.6%,以后迅速增长,到20世纪30年代占45%左右,而制成品反由占56%退居34%。对此合理的认知是

    A.自然经济顽强抵制着列强侵略

    B.中国外贸的半殖民地色彩浓厚

    C.民族工业未涉足重工业

    D.近代农业有了一定发展

  • 3、如表为北宋若干时期江南与全国农村劳动力的变动情况(单位:户、人)。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时间

    江南地区

    全国

    江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占全国农村劳动力比重(%)

    户数

    农村劳动力人数

    户数

    农村劳动力人数

    980年

    349283

    890672

    6418500

    16367175

    5.4%

    1078年

    1120331

    2856844

    16603954

    42340082

    6.7%

    1102年

    1265762

    3227693

    18113945

    46190560

    6.9%

    A.个体农耕规模扩大

    B.宋代经济重心南移进程已完成

    C.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D.劳动力增长支撑江南经济发展

  • 4、1819年,拉丁美洲独立运动(1810~1826年拉美人民反对欧洲殖民统治的运动)领导人玻利瓦尔在委内瑞拉国会发言中说到:“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人民既不是欧洲人,也不是北美人。不是出自欧洲,而是更接近非洲和美洲的混合……”玻利瓦尔这段话旨在(     

    A.用进化论思想来武装人民

    B.激发拉美人民的民族意识

    C.赶走拉美的欧洲人和北美人

    D.与非洲人民一起进行斗争

  • 5、西汉政府将百姓编户入籍,被正式编入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会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汉武帝时期,国家铸造五铢钱,作为法定通行货币,实行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并对工商业者加重征税。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是(     

    A.有效抑制富商大贾势力

    B.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C.直接促进西汉商业繁荣

    D.政府对城市控制更严格

  • 6、据文献记载,禹死后,“启即天子位”,“益(人名)干启位,启杀之”,又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这说明(     

    A.嫡长子继承已成王位继承的定制

    B.夏启通过战争手段获得了王位

    C.当时中国政治制度发生了变革

    D.大禹禅让于启引发了社会动荡

  • 7、1581年,葡萄牙人开始将中国丝绸和印度棉纺织品,以及一些奴隶从澳门运送到马尼拉,再转装到西班牙大帆船上,运往美洲和西班牙。葡萄牙船只则在马尼拉装载西班牙大帆船从美洲运来的白银,返回澳门或果阿。此时的葡萄牙(     

    A.垄断太平洋贸易

    B.参与全球贸易网络的构建

    C.热衷于商品输出

    D.得益于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 8、以下为一位同学绘制的中国古代部分时期中枢机构演变示意图,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①③②④

    D.②③①④

  • 9、1986年7月28日,戈尔巴乔夫在海参崴讲话,承认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强国,“没有美国的参加,太平洋地区安全与合作问题是不能得到使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的解决的”。他甚至表示,苏美两国在远东和太平洋都存在着“不少互利合作的可能”。对戈尔巴乔夫的讲话解读正确的是(     

    A.苏联主动放弃与美国争夺霸权

    B.多极化趋势推动美苏关系的缓和

    C.冷战重心从欧洲转到亚太地区

    D.苏联基于冷战态势调整亚太政策

  • 10、1939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抗战两周年纪念对时局宣言》,旗帜鲜明地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三大口号。这表明,当时中共中央(     

    A.奉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B.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

    C.坚持团结抗战的方针

    D.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方针

  • 11、《墨子·备穴》中提及一种守城装置——“地听”。通过在城墙脚下间距相等的数口深井,将薄皮革裹紧的坛子埋入其中,可利用共振原理探查敌袭。类似的设置方式,后来被较广泛地用于古戏台的搭建。“地听”的发明和使用(     

    A.始终贯彻了“非攻”信条

    B.凝聚了我国先民的智慧

    C.说明技术创新源于战争

    D.表明中国曲艺源远流长

  • 12、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

    材料

    结论

    A

    龙山文化朱封大墓内,发现有各种精美陶器、骨器、玉器等随葬品的单人木椁墓。

    龙山文化已经出现私有财产

    B

    《尚书梓材》:“若兹监,惟曰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商朝时期原始民主传统形成

    C

    《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春秋时期流行华夏认同观念

    D

    《史记·商君列传》:“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战国时期赋役加重趋势明显

    A.A

    B.B

    C.C

    D.D

  • 13、16—17世纪,一些天主教传教士来到中国,借助传播科学知识进行传教。晚明时局衰颓,部分士人以为“西土之药可治中土之疾”,遂出现向西方传教士“问道者踵接”的盛况,掀起了一股“天学”热潮。据此可推知(     

    A.程朱理学逐渐失去活力

    B.启蒙思想影响开明官员

    C.中西国力对比出现逆转

    D.经世致用渐成主流思潮

  • 14、新疆沙雅县于什格提遗址出土了西汉中央政府赐予少数民族首领的“汉归义羌长”印信,新疆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了东汉屯田官员的“司禾府印”。这些史料可以用来佐证汉代(     

    A.实现西域与内地一体化管理

    B.西域各族逐步接受农耕技术

    C.羌族在西域有较大的影响力

    D.大一统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

  • 15、东周初年秦国受封诸侯后,逐渐从“夷狄之国”到被中原列国接受,但在国家体制上并没有完全接受周的分封制度。其保留了集权制度,军事贵族在统治集团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现象说明(     

    A.商鞅变法对秦国影响深远

    B.本地文化影响体制选择

    C.周天子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D.秦人对周文化的认同弱

  • 16、1947年7月21日,毛泽东指出:“土地改革要和统一战线相结合”,“现在一般来说‘三三制’仍旧不变,但对它的解释是共产党员、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三分之一,而不包括反动地主”。这表明毛泽东主张(     

    A.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改变新民主主义革命方向

    C.变革农村封建土地关系

    D.实现我党工作重心的转移

  • 17、如图是《新华日报》对国民党一次重要会议的报道。此次会议召开的时间应是(     

    这次……代表大会是最近十年来国民党最有历史意义的一个会议,因为这次会议表现了国民党更向前的进步,对于……时期许多重要的国策,更确定基本的方针。

    A.国民革命时期

    B.抗战相持阶段

    C.局部抗战时期

    D.全面抗战初期

  • 18、南宋时期,起源于福建莆田的妈祖信仰,主要由泉州地方长官和市舶司官员自发定期举行祭祀活动。进入元代后,妈祖祭祀被列入国家祭典,甚至邀请外国使者、商人观礼,规模空前。促成妈祖祭祀国家化的重要因素是(     

    A.中外广大信众的推动

    B.统一意识形态的需要

    C.重农抑商政策的废弃

    D.漕粮海运航线的开辟

  • 19、1918年2月21日,苏俄政权发出了《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的法令。法令在经济领域采取了一系列特殊的战时措施。这一系列措施

    A.针对了俄国相对落后的国情

    B.总结了十月革命的经验教训

    C.打破了原有经济体制的制约

    D.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 20、有学者认为1905—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期间,在社会上有着极大影响力的乌莱玛(宗教学者)阶层认识到,王权的失落也意味着教权的不保,最终乌莱玛阶层从革命的支持者走向了革命的对立面。该学者意在强调伊朗(     

    A.民族民主意识正在觉醒

    B.君主立宪推动社会发展

    C.革命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D.革命发展存在失败危险

  • 21、19世纪70 年代,清廷内部出现“塞防”与“海防”的争论。左宗棠认为,“西北臂指相连,形势完整,外患自无隙可乘”;浙江巡抚杨昌濬则指出:“西洋各国以船炮利器称雄海上已三十余年,包藏祸心,莫不有眈眈虎视之势。”上述材料说明(     

    A.边疆危机强化清廷忧患意识

    B.顽固派与洋务派间分歧严重

    C.关注世界大势已然成为潮流

    D.中国西北陆防重于东南海防

  • 22、1986年10月,里根与戈尔巴乔夫在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会晤。这次会晤因为双方尖锐对立,没有达成任何实质性的协议,但1987年两人在华盛顿会晤中签订了数项关于限制战略武器的条约,都是在雷克雅未克会晤的基础上双方退让的结果。这说明(       

    A.美国对苏联做出退让

    B.区域对抗推动美苏关系缓和

    C.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

    D.美苏在冷战博弈中存在妥协

  • 23、1913年,袁世凯5次提出对宪法和宪法性文件的意见,企图恢复总统制,都遭到国会和宪法起草委员会的拒绝。袁世凯甚至委托一些政界名流代为疏通,以寻求政治妥协。但他的这些请求没有得到国会议员们的响应。这一现象说明,民国初年(       

    A.复辟帝制缺乏群众基础

    B.总统权力受到国会限制

    C.《临时约法》符合时代潮流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24、1984年,《儒家伦理》教科书(小学德育选修课之一)在新加坡出版,该书前言宣称该课程不仅涉及理想、道德修养等方面,还会介绍华族(华人,占新加坡人口最多的族群)固有的道德观与文化。新加坡教育部还对教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开展了50个学时的培训。这些做法意在(     

    A.传承中华文化精髓

    B.构建多元社会结构

    C.厚植民族文化根基

    D.抵御西方文化侵略

二、填空题 (共10题,共 50分)
  • 25、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空格中)

    A.利玛窦B.民间社团的兴起C.西书的翻译与出版D.进化论E.民主与科学F.《坤舆万国全图》

    (一)早期的西学东渐

    (1)传教士来华:_________

    (2)西学的传入:_________

    (二)西学东渐与近代中国

    (1)思想潮流的演进:中体西用、_________、共和革命思潮

    (2)新文化运动的勃兴:_________、中西文化论战、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3)新式教育的发端:洋务学堂的创设、留学大潮的涌动、新学制的确立

    (4)科技与文化的发展:近代科技的引进、_________、报刊业的繁荣

    (5)社会生活的变迁:交通通讯的改进、_________、社会习俗的变化

  • 26、在如图中辨认表格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

    (1)1919年,首先在________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________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________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4)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________成立。

    (5)1935年,长征途中的________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6)________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7)1945年,中共七大在________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

    (8)1949年4月,渡江战役,______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 27、意义

    (1)国内意义

    ①为资产阶级___________民主政治的确立开辟了道路。

    ②使资产阶级分享到了___________

    ③是英国社会获得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④英国逐渐实现了向___________国家的转变,是英国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2)国际意义:对欧洲乃至世界作出了贡献。

  • 28、都城之味

    两汉统一时期,代表中国政治中心而兼文化中心的有两个:一个是长安,一个是洛阳。长安代表的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洛阳代表的是中国稳定状态,南北的融合

    ——钱穆《国史大纲》

    问题

    钱穆先生的话道出了两汉时期都城所体现的对边疆控制作用与对经济文化资源整合作用,根据所学填写下表,回答在之后的历代都城的历史变化中其中所折射出的重要含义。(需要史实与分析相互结合)

    史实

    分析

    例:西汉首都长安

    代表东西部之结合;首都居在最前列,领导着全国国力向外发展的一种斗争形势。

     

     

     

     

     

     

     

     

     

     

     

     

  • 29、时代、人物与儒学

    时代、人物与时代与思想文化总是密切相连,中国古代历史中儒学的发展即受到重要人物的影响也受到时代的冲击,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以下表格:

    人物

    儒学地位

    时代背景

    孔子

    学说难行,有“如丧家之犬”之感慨

    实力竞争与争霸战争

    秦始皇

    2

    4

    1

    独尊儒术

    朱熹

    3

    儒学应对佛教、道教挑战与自生局限

     

     

  • 30、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 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 “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 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 31、现代化的世界进程

    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包括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法治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理性化以及社会生活的现代化等。

    现代化的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法治化、民主化。填写下列空格内容。

    (1)经济的工业化

    ①18世纪下半叶,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启动,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英国诞生的第一个工业部门是________。

    ②19世纪70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它是以________的发明为标志,________的发明带动了交通业的发展并推动了农业的机械化。

    (2)政治的民主化、法治化

    ①英国光荣革命后,1689年议会颁布的《________》,在英国开始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通过了《________》,成为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②1787年颁布的《合众国宪法》确立的美国政体是________、国家体制是________。1885年,日本明治政府实行________制,在现代政治制度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

     

  • 32、1890年,美国的反垄断法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旨中垄断州际商业和贸易的任何一部分的垄断或试图垄断、联合或共谋犯罪的行为,均属违法。这反映出美国政府

    A. 力图维护自由贸易秩序

    B. 严格规范市场秩序

    C. 全面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D. 反对成立垄断组织

     

  • 33、建立

    (1)政治前提:___________奠定了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的基础。

    (2)《三年法案》:议会至少三年召开一次,每届议会期限不得超过___________

    (3)《王位继承法》:规定王位继承顺序,且明确未来国王必须是___________

  • 34、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1)在上图的空白框内,填入汉代丝绸之路最远到达国的名称。

    2)在下列图示的空白框内,填写古代中国通过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成果。

     

    3)在丝绸之路中国境内出土了波斯的银币。凭借这些银币是否足以证明汉朝与波斯之间有直接的往来?为什么?

    4)下图所示为唐朝初期绘制的敦煌壁画,描绘了张骞辞别汉武帝,踏上出使西域征途的情景。①有人说,“张骞开通丝绸之路属‘无心之举’,他最初的目的只是为了联合盟友共同抗击匈奴”。这段话用的是

    A.动机与后果的分析方法 B.目的与手段的分析方法

    C.内因与外因的分析方法 D.相同与不同的分析方法

    ②该壁画能否作为“丝绸之路是张骞开通的”这一说法的直接证据?为什么?

三、简答题 (共5题,共 25分)
  • 35、治乱兴衰

    (1)完成中国古代之乱兴衰表

    时代

    盛世

    乱世

    西汉

    汉武帝时代

    光武中兴

    汉末军阀混战

    唐朝

    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清朝

    三藩之乱

     

     

    (2)用史实说明贞观之治的具体表现

    (3)具体说明处理好哪些方面关系关系决定王朝的治乱兴衰

  • 36、历代王朝不断调控中枢权力以维护其统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等,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垂拱三年,或诬告(宰相)祎之,……(武)则天特令肃州刺史王本立推鞫(审问)其事。本立宣敕示祎之,祎之曰:“不经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何名为敕?”则天大怒,以为拒捍制使,乃赐死于家。

    ——《旧唐书刘祎之传》

    材料三(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日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署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

    ——《明史职官一》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祎之为何不认可王本立宣读的“敕书”。

    (3)据材料三,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初阁臣为何不能等同于丞相。

  • 37、   当代史学家认为,到1900年左右,世界才最终覆盖形成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机整体,世界史到此才真正具有世界性。

    请结合19世纪末的有关史实,简述这种现象形成的过程,并分析该现象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

     

  • 38、中国政府和人民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19世纪中叶以来二百年历史联系起来,我们清楚地看到,对现代化的执著追求是贯穿这一历史阶段的一条基本线索,是先进的中国人锲而不舍的目标。

    (1)结合史实说明,19世纪最后20年,中国在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救民道路上有何变化?

    (2)20世纪最初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哪些进步趋势?

    (3)20世纪最后20年,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思想领域出现了哪些新变化?

  • 3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复辟时期,当时针对王位继承问题在议会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形成了传统的两派,这就是后来的辉格党和托利党。此时的两大党“没有政党的组织和纲领,其内部也极不统一,只不过在某些方面达成一定共识”。光荣革命之后,议会的地位逐渐上升,两大党已露出现代政党的许多特征。在1832年议会改革中,两党为扩大在选民中的影响,最终突破了议会内部这个狭小的领域,成为深入社会的政治组织。两党为了拉拢选民实行更加贴近选民意愿的主张,两党阶级基础发生变化,成为现代政党。

    ______摘编自张赫《代议制的英国模式论析》

    材料二:美国自南北战争结束至1932年,共和党占据绝对优势,成为“老大党”。从1932年到1968年,多为民主党执政。70年代以后,两大政党势均力敌,执政时间相差不大。美国历史上也出现过不少的第三党,他们多次向两党制发起挑战均未成功。美国政党在组织形态上无“形”可塑。但“实际上,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们不仅操纵着选举,从中挑选自己的政治代言人,而且通过两大政党之间相互制衡维护着政治稳定”。当外患大于内忧之时,两党在国内外政策中基本保持一致与合作。

    ______摘编自禄德安《试析美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及其对美国外交的作用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指出英国政党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美国政党政治的特征。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资本主义国家政党政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

下载试卷
得分 195
题数 39

类型 高考模拟
第Ⅰ卷 客观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笔画序(bhxu.com)汇总了汉语字典,新华字典,成语字典,组词,词语,在线查字典,中文字典,英汉字典,在线字典,康熙字典等等,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邮箱:  联系方式: 联系客服:很高兴能够帮到您

Copyright©2009-2021 笔画序 bhxu.com 版权所有 闽ICP备19006478号-6